(第四篇)
“十五五”时期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4月30日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十五五”时期要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各地方推动制造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既要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也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技术、产业、制度的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质态的全面跃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我国现在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14.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8%,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持续深化。2025年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保持高速增长。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报告分三个部分:一、“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逐步显现,二、培育新质生产力要解决重点问题,三、“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着力点。全文约8000字。
(第三篇)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主要目标和指标研究
目标指标特别是主要定量指标是“十五五”规划的题眼和关注焦点。从主要指标进展看,“十四五”规划进展顺利,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展望“十五五”时期,目标指标设置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坚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研究认为,“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数量仍将与“十四五”接近,仍会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两大类,突出呈现保障民生和国家安全的突出特点,我们提出了21个值得重点关注的主要指标。
本报告分四个部分:一、“十四五”规划指标:多数达标,8项超预期,二、“十五五”规划指标设置的主要原则,三、“十五五”规划设置展望,四、对“十五五”时期主要指标的初步展望。全文约9000字。
(第二篇)
“十五五”时期 我国发展的国内阶段性特征研究
“十五五”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特殊的重要性,是我国基本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经济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将面临人口总量和结构、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重大变化。总体上看,“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能否持续稳定在高收入国家行列、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为关键时期。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少子化挑战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进入中后期,传统工业化基本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紧迫,新型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就近城镇化和向中心城市聚集的态势仍将并存延续,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更为迫切。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关键提升时期,人工智能等竞争更加激烈。房地产市场作为影响“十五五”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有望迎来筑底,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加速构建。
本报告分六个部分,一、总体阶段性判断:“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能否持续稳定在高收入国家行列、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为关键时期,二、人口发展进入历史性转折期,少子老龄化进程远超预期,三、传统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方兴未艾,四、新型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就近城镇化和向中心城市聚集的态势仍将并存延续,五、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关键提升时期,人工智能等竞争更加激烈,六、房地产市场有望筑底,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速构建。全文约8000字。
(第一篇)
“十五五”时期 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研究
编者按: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未来五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五年,也是中美博弈斗争的决定性五年,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将围绕国内外发展环境、主要目标指标、重点领域任务等方面,陆续推出一批研究报告,为有关方面把握“十五五”时期的主要趋势、发展特征、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参考。
“十四五”时期,全球经济在经历世纪疫情冲击后艰难复苏,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能源地缘格局和粮食供应市场,西方对俄大规模制裁致使全球经济秩序深度调整,美西方对我国高科技和优势产业领域的贸易投资打压层层加码,“脱钩断链”“去中国化”向纵深推进,全球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难度显著加大。“十五五”时期,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大国经济力量对比东移趋势仍将持续,中美博弈将成为扰动全球地缘格局的主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贸易投资增长面临诸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影响。
本报告分五个部分,一、全球经济增长受多重因素影响持续低迷,二、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更趋激烈是国际环境的最大变量,三、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开辟出巨大增长空间,四、全球能源呈现突出安全保障和绿色转型并行的特征,五、全球公共债务持续攀升或成为下一轮金融风险的爆发点。全文约7300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又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国既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又要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为帮助各单位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工作,进一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我院拟选取12个重点主题,邀请相关中央部门专家和学者,结合该领域近年来的主要政策动向进行权威全面深入的政策思路和重大举措分析,服务有关方面编制“十五五”规划、更好理解把握未来五年的政策走向与重点,欢迎企事业单位订阅。
主题如下:
第一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研究
第二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国内发展主要阶段性特征研究
第三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主要目标和指标预测研究
第四篇:“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研究
第五篇: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趋势特征及政策思路研究
第六篇: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趋势特征及政策思路研究
第七篇: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及监管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八篇: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九篇:我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十篇:我国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十一篇:我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政策思路研究
第十二篇: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思路研究
来源:中宏国研经济研究院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article_adlist-->·END·
指南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